搜尋此網誌

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

COol Conference講師介紹(一)


食物銀行執行長陳大德先生


為貧困者送麵包也送關懷‧給釣竿要遊民回歸正常


十三年前,33歲的陳大德有一天到卡莎米爾麵包店買麵包時,店快打烊了,店員把賣不完的麵包放入垃圾袋,準備丟棄,他覺得很浪費,也很可惜,而興起一個想法:如果把這些麵包,送給貧窮飢餓的人吃,多好啊。他回家後開始蒐集資料,發現美國「食物銀行」的概念與他不謀而合,於是起而行,成立台灣第一家以「食物銀行」命名的社福機構。


成立「食物銀行」收集麵包送弱勢


接著就是向店家募集麵包與招集志工,從事麵包的收集與分送。當時他與同伴兩人,到處跟店家接洽,常被認為是在找麻煩。店家擔心產品快過期,送人吃萬一出問題可能會挨告,因此多半卻步。經過他們的誠意勸說,表示會慎選食物,讓志工先試吃,並且留意個案有哪些疾病,不適合吃哪些麵包,做適當分類,才漸漸說服店家。於是從卡莎米爾開始,陸續有店家同意合作推動這項愛心麵包活動。起初還有接受麵包的貧戶質疑:「怎麼可能有這種好事?免費的食物會不會有毒?」,剛開始各種狀況都有,慢慢的才被接受。有些人吃了幾天同樣的麵包後,還會要求換換不同的口味。


每年送出150萬個麵包 千百個弱勢團體受惠


「食物銀行」在台灣已經運作了13年,是一個專門整合食物資源的平台。在大台北地區,願意供貨的麵包店,從最初的14家到現在增加為200家,負責收送的志工有400多位,受惠團體也從30多個增加到130多個,對象包括獨居老人、啟能中心、育幼院、低收入戶等。平均一年分送超過150萬個麵包,減少食物的浪費超過數千萬元!雖然送的不是現金,但是這一個個愛心麵包,對有需要的人來說,卻是吃在嘴裡溫暖在心裡!


這中間也經過不少難關。例如九二一大地震、SARS事件,導致經濟的不景氣,許多麵包店無生意可做而歇業,造成「食物銀行」缺貨的窘境;而毒奶粉事件發生時,雖有貨源,卻沒人敢吃。2000年時,一家有10多間分店的連鎖麵包店宣佈撤店,對當時只有3、40家供貨店的「食物銀行」而言,馬上面臨貨源中斷的困境。後來他們努力的向其他麵包店一家一家接洽,才獲得多個店家共襄盛舉,慢慢恢復作業,供應的店家反而增加到60家。「食物銀行」的做法漸漸獲得更多的支持,見證社會處處有溫暖。


受惠者回饋社會 產生更多能量


「食物銀行」送出的食物分送到那麼多人手中,使他們心中得到溫暖,並且有了回饋。有個10歲的孩子,從小學到中學,可說是吃「食物銀行」的麵包長大的,如今不僅考上大學,還成了「食物銀行」的志工,反過來幫助他人。「被服務過的人,透過社會助力站起來,回頭再對社會弱勢伸出雙手,產生更多的能量。」這是最令陳大德感動的,也是他當初一轉念間成立「食物銀行」的目的。
接受採訪時,陳大德侃侃而談,由「食物銀行」的創設及社區化服務,談到資源平台之建立,達到「資源不浪費‧愛心不打烊」的理想,將其社服團體扮演的角色,由「食物銀行」進而擴大為「愛心資源銀行」。他強調,愛心事業應該由人性出發,兼顧施與受雙方的感受。在服務過程中,可以更細膩,可以更周全,讓愛心不打折,把人性光輝發揚出來。他試著建立愛心服務的模式與制度,並希望業界引用,推而廣之。




「食物銀行」社區化 送麵包也送溫暖


「食物銀行」社區化後,志工有較多的時間與接受麵包的對象問候寒暄,表面上送的是一塊冷冷的麵包,多了一層關懷後,一塊麵包就不只是一塊麵包而已,它的背後有溫暖。陳大德認為,這對施與受及服務者三方來說,是一種提升,一種感動。他常思考,要怎麼做可以讓愛心服務做得更好,更令人感動。


成立社區分行運作成功之後,社區經營的概念落實了,陳大德進一步想將愛心便當也做社區化的服務。通常愛心便當由中央廚房製作後,送到獨居老人或貧困人家中,剛開始吃了幾天感覺很新鮮,過了一個禮拜,也許還可接受,但日子一久難免生膩,於是開始有人表示希望換換口味。一般人的觀念多會認為,享用免費愛心便當的人實無資格挑剔菜色,但陳大德覺得,既然是送愛心做善事,受贈者的反應與感受不能忽略。送便當與送麵包一樣都是送食物,何不也改變一下服務方式,採取社區化服務呢?




提供勞力 以物易物 受惠者也是施惠者


他在工作經驗中發現,有一些年輕人不願白白接受他人的援助,或無條件的受贈物資,因為他不願別人看不起。陳大德常找有經濟困難的學生,每個禮拜為孤兒們做二小時的課輔,就可以享受到物資的捐贈。這種以物易物的方式,讓接受施捨者覺得他也是在幫助別人,心理上會比較平衡,並且不失人性的尊嚴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